随着疫情的蔓延,电影行业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上半年的大盘几乎“消失”。这样长期性的“真空”,不可避免的给整个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何时能复工,何时有新片上映,成为了当下整个电影产业最为关注的问题核心。

显然,对于影院复工的声音逐渐清晰的电影行业来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两会意义非凡。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两会的召开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电影行业终端市场的复工有了盼头。

另外一个原因是,今年两会对于电影行业的关注内容,都指出了后疫情下国内电影产业的发展“大势”,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接下来两到三年电影行业的发展方向。

无论是对主旋律内容的建议所可能引发的档期反应、还是对“白发族”需求的关注所可能带来的银幕下沉趋势,亦或者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建议,今年两会有很多提案与电影产业、电影人息息相关。

尽管复工在即,但两会将为电影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如何顺应国家发展大背景下的产业“大势”,这是当下的国内电影产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1、主旋律扎堆下,档期格局变了

未来两年的国庆档提前被“锁定”。

每年两会上,都会有很多提案与电影产业、电影人息息相关。其中,全国政协委员张颐武提出了关于建立电影支持专项基金的提案,建议以项目的方式支持电影行业的发展,为制作、发行、院线等方向给予扶持。

这将对于电影行业接下来的恢复运转和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更为直接的是,这些利好将会作用到接下来的主旋律作品创作当中。因为,今年的特殊性,决定了扶贫、抗疫两大主题会成为重点抓的主旋律题材内容。

对此,中国视协副主席高满堂提出了主旋律创作的建议:“必须尊重年轻人的审美习惯。好的主旋律作品应该是,先有意思,再有意义。”去年国庆档的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虽然借助着“全民献礼”的特殊氛围爆发式夺冠,但其31.71亿票房的背后29岁以下的观众占比达到了65.7%,无疑印证了这一点。

《我和我的祖国》的票房和口碑成绩,带来的转变并不仅仅是这一部主旋律电影实现了突破,而是指出了接下来更多商业化主旋律电影的发展趋势,会有更多与市场实现共振的“我和我的祖国”出现。

实际上,前段时间曝出路透的《我和我的家乡》,也显示出了主旋律内容正在发生的变化:不仅仅有《战狼》《红海行动》这类“高大上”影片,将会有更多《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这样多样化的内容出现。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商业化的主旋律电影,还是主旋律化的商业电影,需要市场去消化的主旋律作品不在少数。这将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档期安排,尤其是国庆档——为了消化这些主旋律影片,未来2年左右的国庆档基本被提前锁定。

毕竟四大档期中的国庆档,是释放主旋律作品最好的传统档期。除此之外,建党100周年的2021年,或许还能够再形成一个7月1日的档期,用来容纳更多的几部主旋律电影。

回看过去几年的国庆档,抛开去年国庆档的特殊性,从2014年到2018年,每年的国庆档都基本上是由《心花路放》《夏洛特烦恼》这样的商业片为主导的。作为新晋的大档期,国庆档的单片爆发力实际上已经体现地非常明显,也成为了诸多头部影片的一个首选。

而目前票房TOP10的影片中,除去主旋律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仅有《复仇者联盟4》一部商业大片不是在传统四大档期中上映的。尤其是对于复工之后,等待市场回暖的头部影片显然会将国庆档作为一个重要选择。

但由于主旋律作品提前“占满”了接下来几年的国庆档,留给其他头部商业大片可选择的传统档期有所压缩。这一点变化也是值得关注的。

因此,对于头部商业大片而言,如何重新规划档期是值得整个电影行业进行充足思考的。

2主打增量的背后,荧幕下沉可能有新方向

银幕下沉的新方向。

数字化生活不能忽视老人需求

两会期间,贾樟柯提出了“数字化生活不能忽视老人需求”的建议,认为二三线城市和乡村普遍存在老年人无法自如使用智能手机的现实困难,呼吁社会各界参与进来,让老年人享受数字生活。

实际上,对于贾樟柯关注白发群体,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民生的关注上,更应该看到的是电影行业创作者对于整个行业增量受众的关注。

对于整个电影行业来说,增量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近几年观影总人次微增、上座率出现下滑的大背景下。显然,国内院线电影市场虽然还有发展空间,但依靠物理下沉的红利已经丧失。

电影产业增量市场的实现,实质还取决于面向受众的终端市场。但此次疫情的爆发,使得终端市场的矛盾暴露得更为明显:影院同质化竞争更加激烈,供大于求的“分水岭”已然到来。因此,接下来银幕如何实现下沉,是个值得行业思考的问题。

而根据2018年国家电影局印发的《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以下称《意见》)可知,到2020年,全国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电影院银幕总数要达到8万块以上。

但截至2019年底,全国银幕总数达到了69787块,全年新增银幕9708块。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有一部分影院选择注销,距离这一硬性目标的完成还有一万多块的不小距离。显然,银幕下沉需要去实现新的结合。

实际上,今年两会对于乡镇民生十分关注,提出了推动农村电商物流融合发展、完善乡村数字文化服务与反馈机制等一系列提案。这在解决乡镇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同时,其实也为电影行业提供了一定的增量市场发展空间。

前几年在加速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大背景下,国内电影市场实现了一次显著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小镇青年”这一增量受众的迅速崛起。对比来看,如今关注乡镇民生的本质在于脱贫,这将有更多远离数字化生活的群体拥有购买力,成为电影行业的增量受众,也为银幕下沉的发展方向提供了经济大背景。

而《意见》中,也指出了“县级城市影院数量稳步增长,有条件的地区加入城市院线的乡镇电影院数量快速增长”的目标要求。尤其是,2019年仍有超过100个县级行政区没有实体影院。

可见,接下来结合着乡镇的经济发展,影院也将实现从城市到县城、再到乡镇农村的更多推广下沉,从而出现新的产业增长核心。

3产业“变轨”的关键年份

规范化的必然趋势。

疫情的蔓延,给国内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的同时,实际上也蕴含着转危为机的重大机遇。在未来几年时间里,实际上也是整个电影产业加速转型的关键期。

今年两会,显然也对如何规范电影产业有所关注。张光北、侯光明等16位委员联名递交了“关于推动中国电影产业转型升级”的提案,具体谈到了目前国内电影产业面临的三方面主要问题:

一是,推动高新电影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应用,并建设面向未来的影视技术“新基建”体系;

二是,建立电影作品面向多渠道发行放映的工业标准体系,尤其亟需制定窗口期规则;

三是,推动全国院线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多元化业态升级。

具体来看,这项提案涉及了技术、发行体系及规则和院线运营模式三大方面的建议内容。而这些内容,本质上正是目前国内电影产业追求规范化、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必备要素,缺一不可。

但需要关注的是,想要抓住“未来”的根本在于解决当下的实际难题。当下国内电影产业首先要解决的是终端市场的矛盾。由于整个终端市场人口红利的丧失,其实早在疫情之前就凸显了运营单一的问题。

韩国影院较为成熟的运营模式无疑是极好的参考:不少市民将影院当成咖啡馆、酒吧等一样的存在,并不仅限于观影的社交活动;同时,每一家旗舰影院都值得一看,拥有自己的特色主题,每年可以吸引300-400万游客观影。

除此之外,两会期间针对演艺行业提出了不少的提案,比如职称评审制度与规定演员片酬结合、建立污点艺人惩戒机制等。这对国内电影产业的规范化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对比韩国电影行业,演员较为稳定的片酬规定以及票房分红制度,也属于更加工业化的韩国电影产业的一部分。

举例来说,进入忠武路名单的韩国演员的片酬呈阶梯状分布,但基本固定为几亿韩元,不会因为主演作品不同而有太大的差距。而没有进入忠武路名单的韩国演员就很难拿到以亿韩元为单位的片酬,且一般较少签订票房分红的合约。

总的来看,随着影院复工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解冻,成为了复工风向标的两会,对于电影产业、电影人提出了不少提案,无疑有着积极的指向意义。而传统电影产业如何顺应后疫情时代的发展趋势,显得非常重要。

2014年5月31日,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该通知是近年来参与部委最多、涉及领域最广、扶持力度最大的政策文件之一。通知大力支持中国电影做强产业链,提升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次年8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联合下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对于电影产业链的各环节提供了更直观的补贴和资助。

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对电影产业予以全面规范,为未来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路径规划,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次年4月,广电总局被划分为三个独立部门,分别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电影局。其中,电影局和新闻出版署直接划归中宣部管理,凸显了国家对电影产业的重视。

2018年12月13日,国家电影局下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的电影银幕总数要达到8万块以上。

2019年1月27日,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努力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坚定不移向电影强国目标迈进。同年7月,国家电影局在横店召开调研座谈会,会议提出要激发优质社会资本投资电影的积极性,要推动国有电影企业做优做强,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营造良好的电影市场环境。

2019年12月6日,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累计600亿元,耗时340天,比去年提前24天!

2019年12月6日,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累计600亿元,比去年提前24天!

截止12月6日,共计78部电影票房破亿,其中闯入10亿俱乐部的电影有15部,票房超过20亿也有6部,其中国产电影就占据了5部——很明显,国产电影已经成了票房市场的主力引擎。而国产电影类型也在2019年取得了突破,科幻和动画成了两大热门题材:从春节档的爆款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到暑期档的国产动画电影新高峰《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也是首次同一年中有两部国产电影票房破40亿!

而伴随着电影票房的增长,作为伴随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新兴理财模式,电影投资也在不断拉近与大众之间的距离,被更多的普通人了解、接受。

近10年来,我国的电影事业发展十分迅速。票房屡创新高、银幕数成全球第一,国产影片数量、质量均大幅提升。这些除了资本、人才因素之外,与国家的大力扶持是密不可分的。
近年来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

影视行业的政策扶持
从上表所列的数据可以得知,2014—2018年,中国电影的发展情况。

自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每年都会出台对电影创作、放映、影院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的政策。

2018年12月,新组建的国家电影局又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以及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

《规定》中明确,电影发行收入免征增值税;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低价场次或门票,鼓励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经营;将文化类建设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认真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促进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允许投资人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出资组建文化企业。

这一系列政策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电影的重视。

作为配套,多地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在资金、用地、人才等方面予以落实并提供保障。

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超600亿,平均票价首次提升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8年底,全国电影总票房609.76亿元,较去年559.11亿元同比增长9.06%;剔除票务服务费后共实现分账票房565.39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7.94%。

观影人次17.16亿,同比增长5.93%;放映场次11066.8万场,同比增长17.24%;场均人次15.5人,同比下降1.7人次;平均票价32.95元,同比提高0.62元,平均票价在经历了长期下滑后,在2018年首次出现提升。

国产影片市场分析

回顾2018年,共上映国产片393部,国产片分账票房352.5亿元,同比增长33.9%;国产影片市场份额为62.2%,较2017年上升6.8pct。
2018年票房前十影片中共有国产影片6部,数量较以往有所提升,TOP3《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药神》票房分别为34.22、31.89和28.83亿元,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二、三、五位,实现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展望2019年,截至6月23日,6月中国内地电影票房已经突破300亿。 
2018年作为政治大年(继2018年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后,2019年又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8年与2019年的交替,注定是重要的历史性节点。在震荡激烈的行业中,新的规则在重新建立,亦是中国影视行业走向成熟和精细的大好机遇。
国家电影产业政策的持续给力,促成了电影创作生产多样化局面的形成,在政策利好和市场环境的双轮驱动下,中国电影市场将会迸发出无限的活力!

1、短视频迎来强监管

1月9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以及《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

重点要求:网络短视频平台实行节目内容先审后播制度,平台上播出的所有短视频均应经内容审核后方可播出,包括节目的标题、简介、弹幕、评论等内容。

网络短视频平台应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机制,采用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在线时间予以限制,设立未成年人家长监护系统,有效防止未成人沉迷短视频。

2、严厉打击电影盗版

2月10日,国家版权局发布微博声明,经过多部门和权利人的联合行动,春节档院线电影的盗版传播已得到一定的遏制,对严重的侵权盗版分子将移交公安部门采取刑事手段予以严厉打击。同时,将严厉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保护优秀国产电影,净化网络版权环境。

3、加强未成年人节目管理

4月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第3号令发布,宣布4月30日起《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开始施行。

《规定》要求:防止未成年人节目出现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倾向;邀请未成年人参与节目制作,其服饰、表演应当符合未成年人年龄特征和时代特点,不得诱导未成年人谈论名利、情爱等话题;未成年人节目不得宣扬童星效应或者包装、炒作明星子女。

这项规定出台后,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几乎就“凉凉”了,泛亲子类节目则开始寻找新的市场空间。

4、停播影视项目非法集资广告

4月12日,《总局办公厅关于停止播出影视剧项目非法集资类广告的通知》发布。

《通知》强调:自即日起,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立即停止播出以投资影视剧项目名义宣传非法集资活动的广告,并举一反三,全面清查所有在播和拟播广告,凡存在类似问题的,一律停止播出。

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职责,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对本《通知》印发后,继续播出影视剧项目非法集资类广告的机构,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要求,给予严肃查处。

5、严格执行限薪政策

4月19日,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规定的通知》,重申2017年发布的《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和2018年发布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从业人员严格执行限薪政策,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得超过总片酬的70%。

《通知》还指出,若片酬情况不符合规定且无正当理由或隐瞒不报的,所属协会需上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视情况依法采取暂停直至永久取消剧目播出、制作资质等处罚措施。同时要求,相关人员要迅速开展自查自纠,自觉抵制不合理高片酬等不良行业风气,确保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019影视行业政策规范全览,这些“红线禁区”要远离

6、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10月21日,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联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柠萌影业、慈文传媒、耀客传媒、新丽传媒六家影视公司,共同发布《关于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影视行业健康发展的联合倡议》。

倡议书中提到,继2018年发布《关于抵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联合声明》之后,再次联合倡议:营造自律、诚信、廉洁、节约的行业环境,提倡规范行业规则,抵制各种灰色交易;遵守合约,遵守职业道德。

在行业多次联合抵制下,一度在影视行业泛滥的数据造假、抠图替身等问题成为众矢之的,改变了影视行业的一些不良风气。

7、提高网络电影水准

10月23日,中国电影家协会网络电影工作委员会联合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三大平台,向全行业发布了一份关于“网络电影”的联合倡议。

倡议书呼吁全行业凝聚共识,尊重电影艺术创作规律,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自觉担负起培养电影生力军的责任,加大对青年电影人才的扶持力度;推动网络电影精品化、专业化发展,提高网络电影艺术水准;提高审核标准、优化内容结构,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文艺环境。

8、加强双11期间节目管理

11月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双11”期间网络视听电子商务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管理的通知》。

《通知》称,网络视听电子商务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内容既要遵守广告管理法律法规,也要符合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相关规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网络视听电子商务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用语要文明、规范,不得夸大其辞,不得欺诈和误导消费者。

9、严控影视作品吸烟镜头

11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广电总局等八部委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加强影视作品中吸烟镜头的审查。青少年容易产生盲目追星心理,影视作品中明星吸烟镜头极易误导青少年效仿。要加强电影和电视剧播前审查,严格控制影视剧中与剧情无关、与人物形象塑造无关的吸烟镜头,尽量删减在公共场所吸烟的镜头,不得出现未成年人吸烟的镜头。

对于有过度展示吸烟镜头的电影、电视剧,不得纳入各种电影、电视剧评优活动。要把烟草镜头作为向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的重要评审指标,对于过度展示吸烟镜头的,不得纳入影视剧推荐目录。

10、规范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

11月29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印发《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通知”。

通知显示,《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规定》要求,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取得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用户进行基于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证件号码、移动电话号码等方式的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为其提供信息发布服务。

整体而言,这一年,短视频的内容审查和管理力度大幅加强,不仅出台了100条细则作为内容审核标准,平台的监管和防沉迷系统也全面开启,推动短视频行业进入了稳定、良性的发展轨道。

电视和网络广告方面,多次整治医药、养生类广告夸大和虚假宣传乱象,及时纠查影视剧集资广告的骗局,严把广告导向。

另外,有关影视行业的天价片酬、抠图替身、数据造假等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纵观2019年,无论是综艺节目、电视剧还是各类网生内容,一个整体的趋势是:“踩雷”的少了,过去几年大规模的“下架、停播、整改”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影视从业者在“红线禁区”之外找到了生长空间。

2月1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设立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项目库暨公布首批入选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广电总局设立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项目库,依托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项目库,做好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作,倾力打造重大题材网络视听原创精品力作,并公布了首批入选项目名单。

划重点

一、《通知》明确了三项选题要求,即:

1.围绕重大节点策划重大选题。紧扣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1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节点,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弘扬革命文化,发扬优秀革命传统;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聚焦中国梦主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聚焦现实生活策划选题。抒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实践,抒写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团结的中国,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要积极反映人民生活,聚焦民生、创业、城市变化、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边疆题材、军事题材、企业题材、女性题材等,抓住当下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进行创作。

3.围绕先进文化策划选题。要弘扬正能量,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二、《通知》公布了首批入选项目名单,并指出广电总局将从项目论证、剧本打磨、团队组建、平台对接、资源调配、宣传推广等各个方面,对入选项目进行全方位指导,培育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高峰之作、扛鼎之作。

首批入选项目名单

三、《通知》指出,2020年,广电总局将全面推进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创作规划工作。

从现在起,广电总局面向全国网络视听机构与影视制作机构,继续征集策划、创作阶段的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选题。网络视听机构与影视制作机构如有符合选题要求的作品,可向所在地省级广电行政部门报送。

各省级广电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严格把关,广泛动员和组织本辖区内有实力的网络视听与影视制作机构认真报送符合选题要求的网络影视剧项目,做好初选工作并按季度向广电总局报送。请各省局于每季度的最后一周前,报送当季度材料,原则上各省区市每季度报送项目不超过2个。

今年第一季度通过初选的选题申报材料,请各省局于3月27日前,以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方式寄送广电总局网络司(含电子版)。中央直属单位《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持证机构请按照上述要求将材料直接报送广电总局网络司。

联系人及电话:徐伊然,010-86096124;石崇昊,010-86092624;传真:010-86095595

附: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选题申报表

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选题申报表

通知全文如下: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设立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项目库暨公布首批入选项目的通知广电办发〔2020〕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局,中央直属单位《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持证机构: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要求,大力加强网络视听精品节目创作,广电总局设立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项目库。广电总局将依托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项目库,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创作规划,指导网络视听行业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宣传时间节点,守正创新、培根铸魂,做好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作,倾力打造重大题材网络视听原创精品力作。

一、选题要求

1.围绕重大节点策划重大选题。紧扣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1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节点,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弘扬革命文化,发扬优秀革命传统;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聚焦中国梦主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聚焦现实生活策划选题。抒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实践,抒写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团结的中国,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要积极反映人民生活,聚焦民生、创业、城市变化、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边疆题材、军事题材、企业题材、女性题材等,抓住当下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进行创作。

3.围绕先进文化策划选题。要弘扬正能量,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二、首批入选项目情况

2019年,依托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征选工作,发掘重大题材作品选题线索,现将《北斗》等13部作品确定纳入广电总局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项目库(项目名单见附件1)。这些作品均为反映国家经济社会民生、国防军事科技等领域重大进展,反映当代中国各项事业发生历史性变化和取得历史性成就,反映新时代奋斗者昂扬向上、砥砺奋进精神面貌的重大现实题材作品。

广电总局将从项目论证、剧本打磨、团队组建、平台对接、资源调配、宣传推广等各个方面,对入选项目进行全方位指导,培育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高峰之作、扛鼎之作。相关省级广电行政部门要在广电总局统一部署下,积极发挥引导组织作用,协调配置资源,对入选作品创作播出提供服务保障,并向总局定期报送创作进展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

2020年,广电总局将全面推进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创作规划工作,引导网络视听行业攀登正能量“高峰”,为服务大局作出新贡献。

从现在起,广电总局面向全国网络视听机构与影视制作机构,继续征集策划、创作阶段的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选题。网络视听机构与影视制作机构如有符合选题要求的作品,可向所在地省级广电行政部门报送。

各省级广电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严格把关,广泛动员和组织本辖区内有实力的网络视听与影视制作机构认真报送符合选题要求的网络影视剧项目,做好初选工作并按季度向广电总局报送。请各省局于每季度的最后一周前,报送当季度材料,原则上各省区市每季度报送项目不超过2个。

今年第一季度通过初选的选题申报材料,请各省局于3月27日前,以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方式寄送广电总局网络司(含电子版)。中央直属单位《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持证机构请按照上述要求将材料直接报送广电总局网络司。

联系人及电话:徐伊然,010-86096124;石崇昊,010-86092624;传真:010-86095595

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项目库首批入选项目

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选题申报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

中医经络学的最伟大之处就在于,我们普通老百姓就可以掌握一些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来帮助调理疾病。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些穴位最基本的用法,看到是福气!一定收藏好,调理什么病,就按什么穴!

一病一穴,穴准病退

1、救命穴——人中

救命穴——人中

2、万能穴——合谷

3、补肾穴——太溪

4、长寿穴——足三里

5、糖尿穴——地机

6、疏筋穴——阳陵泉、涌泉

7、腰痛穴——飞扬

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

9、消炎穴——商丘

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

11、夜间咳嗽穴——鱼际

12、止咳穴——极泉、尺泽

13、恐惧病穴——太溪

14、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

15、护膝穴——曲泉

16、颈椎病穴——天窗

17、老花眼穴——光明

18、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

19、化痰穴——丰隆

19、治痘穴——太冲、曲池

21、厌食、脱发穴——太溪

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

23、通风穴——复溜、筑宾

24、强胃穴——足三里

25、胆结石穴——中渎

26、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

27、皮肤病穴——曲池

28、鼻炎穴——丰隆、手三里

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

30、雀斑穴——丝竹空

31、眼袋穴——承泣

32、鱼尾纹穴——瞳子髎

33、噩梦穴——厉兑

34、肚子痛穴——下巨虚

35、胃肠炎穴——天枢

36、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

37、嗓子失声穴——大钟

38、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

39、减肥穴——带脉

40、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

41、脑供血不足穴——解溪

42、糖尿病穴——腕谷

43、扭伤穴——大包

44、便秘穴——带脉

45、耳鸣穴——少海

46、过敏性鼻炎穴——迎香

47、脑血管穴——瘛脉

48、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

49、手麻穴——支正

50、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

51、腰椎盘突出穴——筋缩

52、美容穴——天容

53、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

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

55、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

56、咳嗽穴——中府

57、补血穴——血海

58、补气穴——经渠、气海

59、感冒、白内障穴——肩髃

60、明目穴——中渚

61、乳腺炎穴——天池

62、白发穴——浮白

63、胆囊炎穴——日月、肝俞

64、晕车穴——关冲

65、疲劳穴——液门

66、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

67、高血脂穴——环跳

68、腰酸穴——风市

69、气穴——太冲

70、慢性肝炎穴——三阴交

71、抽筋、扭筋穴——阳陵泉

72、消化不良穴——溪谷穴

73、荨麻疹穴——太冲、风池

74、鼻出血穴——内庭

75、痛经穴——蠡沟、带脉

76、口腔溃疡穴——间行

77、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

78、腰背痛穴——委中

79、肌肉萎缩穴——大都

80、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

81、牙痛穴——合谷、肩井

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

83、性功能穴——会阴、地神

84、电脑病穴——天窗

85、心脏补血穴、抑郁穴——极泉

86、冠心病穴——云门

87、肾结石穴——筑宾

88、落枕、偏头痛穴——外关

89、膝痛穴——内关

90、甲亢穴——天柱

91、中风穴——百会

92、精神病穴——涌泉

93、水肿穴——承浆

94、口眼歪穴——颊车

95、痴呆穴——老人穴

96、静脉曲张穴——太渊

97、黄褐斑穴——天容

98、耳炎穴——前谷

99、心肌梗塞穴——极泉、膻中

100、中暑穴——十宣、人中

101、半身不遂穴——风市、足三里

102、发热穴——膻中、大椎、肺俞

103、瘫痪穴——环跳、阳陵泉、委中

这么实用的东西,一定要让更多朋友看到,帮他们解决病痛,就是积德行善的大好。

广电总局开展“证照分离”工作,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设立审批”“设立电视剧制作单位审批”“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核发”等审批事项实施“优化审批服务”改革。

11月29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

重点审批事项的具体“优化审批服务”改革措施:

  • 广播电视视频点播业务许可证(乙种):

具体改革措施:1.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酒店星级证明等材料。2.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通过实地检查、广播电视监测系统监测等方式,对广播电视视频点播业务开展情况及播出内容进行监测监看。3.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对投诉举报等渠道反映问题多的机构实施重点监管。4.在许可审批和有效期届满延期换证时,通过部门信息共享或网络等渠道,对从业主体的规范从业信息进行核查。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具体改革措施:1.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复印件、营业执照等材料。2.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1.通过日常监听监看、受理群众举报等方式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的节目制作经营情况进行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依法查处。2.对于认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对象,下发处理决定书要求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核,确保按期整改到位。

  • 电视剧制作许可证

具体改革措施:1.办理电视剧制作许可证(乙种)时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题材规划立项批准文件复印件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复印件。2.办理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时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电视剧制作许可证(乙种)复印件、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复印件。3.将电视剧制作许可证(乙种)有效期限由180日延长至1年。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1.通过日常监听监看、受理群众举报等方式对电视剧制作单位的电视剧制作情况进行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对于认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对象,下发处理决定书要求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核,确保按期整改到位。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具体改革措施: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等材料。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通过实地检查、监听监看等方式对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和质量进行监测,对重点节目、疑似存在问题的节目组织专家进行评议,发现问题要及时依法处理。3.设立公众监督举报制度,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对投诉举报等渠道反映问题多的机构实施重点监管。4.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经营主体信用状况,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违法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严重违规的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及主要负责人开展联合惩戒。5.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6.在许可审批和有效期届满延期换证时,通过部门信息共享或网络等渠道,对从业主体的规范从业信息进行核查。

以下为原文:

根据《国务院关于在自由贸易实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通知》(国发(2019)25号)精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决定自2019年12月1日起,对广播电视行业涉及企业经营许可事项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现就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对“广播电视视频点播业务(甲种)审批(初审)”“广播电视视频点播业务(甲种)审批”“广播电视视频点播业务(乙种)审批”“境外广播电视机构在华设立办事机构审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设立审批”“设立电视剧制作单位审批”“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核发”“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安装服务许可”“跨省经营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审批”“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审批”等审批事项实施“优化审批服务”改革。

相关改革事项详细改革信息见附件。

以上改革试点事项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2019年11月29日

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清单

 

常州市教育局

新浪网

央视网

中国新闻网

人民网

土豆网

1905电影网

东方新闻

腾讯视频

Le乐视视频

爱奇艺

华龙网

华夏经纬网

荔枝网

中国江苏网

搜狐网

果乐头条

贵阳网

凤凰网

民盟南京市委

银河演员网

企查查

洋浦政法网

和讯网

大众网

励志人生网

程锦工作网

五彩文章网

在改革和探索的实践中,中国电影产业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未来,若能及时抓住电影技术创新、内容精品打造、分众与衍生消费趋势、智慧影院建设等机遇,就能助推中国电影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经历了生产单位转企改制、组合院线、民资入影、融资上市、“互联网+”融合等重大产业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更以法律形式体现出我国推动电影产业化、实现电影强国战略的决心与信心。

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银幕数量、观影人次均位居世界第一。但要清醒认识到,在电影产业收益、产业链完善度等方面,我国电影产业与世界电影强国仍有差距,同时也存在巨大潜力。在网络技术与数字通信飞速发展的时代,更需把握电影产业发展新机遇。

2010-2018年度观影人次(单位:亿人)

上图:2012-2018年中国电影影院建设数据情况;下图:2010-2018年度观影人次(单位:亿人)

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产业

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电影产业乘风破浪,于改革中发展,在挑战中进取。整体上呈现出稳定增长的繁荣态势、构建起充满活力的产业格局,电影产业逐步成熟:电影制作、发行、放映日益专业化,分工日益精细化;电影产品类型日益多样化;电影产业发展日益规模化,电影企业集团实力增强,头部电影不断产生;电影的衍生开发规模效益显现

近年来,《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电影产业促进法》等法规法律相继出台。电影市场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形成新老电影公司百舸争流、竞争奋进的局面。电影工业基础不断夯实,技术水准不断提升,各类数字影视制作基地纷纷建立,数字影院普及到县,我国3D银幕数量稳居世界第一。通过“一带一路”交流、电影节、国际展映等方式,我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影响力稳步提高。

《地久天长》获柏林金熊奖

一系列数字见证着我国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与蓬勃的产业活力:2016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银幕数量最多的国家;在电影制作数量方面,我国稳居全球第三位,2018年我国共生产各类影片1082部;2018年取得609.76亿元的票房成绩;国产电影所占票房比例取得优势地位,2018年国产片票房占总票房62.15%……

面向未来,中国电影观众与市场的不断成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中国电影消费内需强大,受众观影需求日益增长,2018年观影人次达17.16亿,但人均仅为1.23次,提升空间巨大。另一方面,国内资本投资电影活跃,当下已有1.2万多家影视公司,讲好故事、演好角色、打动人心、赢得口碑,已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的创作主导。全行业将更加注重电影的社会效益,良好口碑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带来电影产业的良性循环

《我不是药神》

同时,互联网对原有电影产业格局带来巨变,更伴随着创新、创造的新机遇。互联网已融入电影产业各个环节,传统电影公司、独立制片公司与互联网公司正在逐步开展全产业链合作。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升级改造,以互联网为助力的中国电影产业将获得进一步发展。

构建有活力、规范化的电影产业体系

目前,我国观影市场体量越来越大,资本参与电影制作、发行、放映日趋活跃,电影产业各环节与互联网密切结合,这些优势要继续保持,将市场向海外、向国内中小城市、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地区继续延伸,引导资本理性投入与良性运转。同时,也要及时发现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扬长补短、正本清源。

例如,近年来金融资本与电影产业的充分融合,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发展,但也存在急功近利的“短视”问题;过度使用“IP+流量明星”的电影生产模式,影响了影片质量;放映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妨碍了正当竞争;互联网大数据的真实、网络评分的公正、利益涉及方避嫌制度等,都需相应的措施予以保障。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政府各部门、行业组织联合起来,加强监管与治理,更需要从业者加强自律意识

产业生态健康,方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扬长补短目的就是要打造规范化的产业体系,营造促进电影产业良性发展的法制环境。电影产业作为综合产业,未来应着力建构一套综合的电影产业监管体系,将相关行业适用电影产业的管理细则与监管手段丰富进来,不断细化、深化对电影产业具体问题的监测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智库研究报告等方式,对发展趋势与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测。

还需注意到,我国电影产业偏重于影片制作、影院放映等市场硬件基础的建设,基于“制作—放映”的“衍生”环节发展相对薄弱。以美国电影产业为例,其电影票房占其电影产业效益30%,70%的产业效益来源于电影的版权授权、主题公园运营等衍生品开发。中国目前电影衍生产业收入尚不到电影产业收益的10%。电影票房市场自身体量有限,衍生产业是中国电影产业未来迈向强国之路亟须拓展的领域。

抢抓先机,实现“由大到强”

中国电影产业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要抓住新时代新机遇,领先一步,方能实现电影强国的目标。

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从胶片到数字,电影产业的发展进步始终贯穿着科技、艺术的交融与革新。好莱坞电影《阿凡达》开发出领先世界的3D虚拟影像摄影、面部表演捕捉等技术,以逼真视效震撼世界;《流浪地球》以高水准特效、具有中国内涵的故事,在海内外口碑票房双丰收。裸眼3D/4D技术、虚拟现实的VR技术、混合现实的MR技术、全息技术、全景声技术等,为实现电影技术的突破提供了新机遇。

《流浪地球》

在电影宣发领域,发行企业要及时研究受众观影心理与分层的变化,多样化地进行电影宣推,及早做好老电影、复映电影、文艺电影等分众电影市场渠道。同时,电影宣发要“走出去”,抓住推广机遇,讲好中国故事,抢占被国外院线忽略的“冷”档期、细分观影市场。

“互联网+”有极强的产业链整合作用:网络文学作品给电影制作提供了内容资源;网络大电影已成为我国电影产业重要的“亚院线电影”;使用移动APP,我国网络售票与选座服务全球领先;网络社交媒体助推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与推广;网络大数据为电影产业投资、创作生产提供方向……

伴随基于5G通信技术的移动互联的推广、人工智能的普及与提高、智慧社会的建设,“互联网+”仍有整合电影产业链的发展空间——利用高度的互联互通,打通电影产业链与现实生活的时时联系:依托万物互联技术,可将电影生活场景化;打造云平台,减少转化环节,进一步打通创作、版权、制作之间的联系渠道;利用移动APP,连接智能汽车,对接智慧影院,创造观影休闲“一站式”体验;利用网络大数据,深化分众电影消费,打造充满个性体验的电影定制消费;加大网络互动程度,活跃创作、生产与观影之间的互动……我国现有网民规模已达到8.29亿,拥有巨大的电影消费潜力。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将最大程度促成这种消费潜能转化为现实。

未来,中国电影产业若能及时抓住电影技术创新、内容精品打造、分众与衍生消费趋势、智慧影院建设等机遇,就定会乘势而上,加速实现电影强国之梦。

日前,2019年传媒监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经文化产业”发现,会议由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副局长李宏葵主持,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局长李军做部署动员。中宣部传媒监管局是什么单位?它的工作范畴是什么?随着2019年传媒监管工作会议召开,中宣部传媒监管局走入 公众视野。

3月21日,2019年传媒监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宣部传媒监管局走入公众视野。

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央宣传部加挂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牌子,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和电影工作。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

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为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发挥电影在宣传思想和文化娱乐方面的特殊重要作用,中宣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和电影工作。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新闻出版管理职责和电影管理职责划入中宣部。
调整后,中央宣传部关于电影管理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电影行政事务,指导监管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工作,组织对电影内容进行审查,指导协调全国性重大电影活动,承担对外合作制片、输入输出影片的国际合作交流等

中央宣传部关于新闻出版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党的宣传工作方针,拟订新闻出版业的管理政策并督促落实,管理新闻出版行政事务,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新闻出版事业、产业发展,监督管理出版物内容和质量,监督管理印刷业,管理著作权,管理出版物进口等。

据了解,机构改革后,原新闻出版总署的业务工作分成6块并入出版局、印刷发行局、传媒监管局、反非法反违禁局、版权管理局、进出口管理局,作为内设局,直接由中宣部管理。此前担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的李军,担任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局长。

2019年传媒监管工作会议由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副局长李宏葵主持,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局长李军做部署动员。通报了2018年传媒监管工作,对主题宣传、主题出版和导向管理作出安排、提出意见,对2019年传媒监管工作作出部署,要着力推动传媒监管工作守正创新,划定了传媒监管局的工作范畴

一是要调整完善出版资源配置政策,行政审批要贯彻“压数量、控规模、提质量”的要求,严格掌握出版资源配置政策,科学精准配置资源,坚持做优存量、做大增量。

二是加快推进报纸出版提质增效,完善报纸管理法规规章制度体系,出台《报刊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报纸质量管理规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三是不断强化传媒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对新闻记者及新闻单位驻地方机构的管理,指导省级管理部门对整合设立的新闻单位驻地方机构进行规范审批;严格新闻记者证审核发放,通过新的新闻记者证管理系统做好新版新闻记者证统一换发;对全国新闻采编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加强新闻违法信息监测,强化对报刊所办媒体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继续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

四是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纵深发展,继续深化“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商事制度改革,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府服务”,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数据共享,开展“放管服”改革社会效益评估研究。

五是推动全媒体时代传媒监管手段创新,各级传媒监管主管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依法加强对新兴媒体的监管,改革创新监管机制。

会议强调,要深入实施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升服务群众的本领,深入基层、转变作风,打通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

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殷汝涛出席会议,并对2019年主题宣传和导向管理宣传工作提出要求和建议。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中央企业、行业协会、报纸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各新闻单位有关负责人,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负责传媒监管的相关负责人,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